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届回顾> 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获奖者--吴珍芳教授

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获奖者--吴珍芳教授

吴珍芳,1970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199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98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7月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工作,200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研究院院长。学术兼职有国家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执行专家组组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猪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和新配套系选育,有多年大型企业现场育种和管理经验,主持培育的“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获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主持国际科研基金(IFS)、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863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4项获得授权。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参编论著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等10项。

获奖项目是“高效瘦肉型猪新配套系选育与产业化应用”。我国优良瘦肉型种猪长期依靠进口,生猪产业链源头受制于人,创新种猪育种技术并自主培育新品种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吴珍芳教授自1998年以来,长期致力于育种技术创新和新配套系选育。揭示了部分影响猪生长、肉质、繁殖和抗性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发现了51个与猪重要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和58个分子标记,开发出含188个标记位点的基因芯片,建立了高通量、低成本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创新了种猪重要性能测定技术,开发出生产和育种管理软件,建立BLUP和GBLUP遗传评估方法,提出分子标记和专门化品系选育方案,创建了一套种猪育种关键技术。通过对皮特兰种猪等各专门化品系的种质资源创新,构建了四系配套的种猪育种体系,创新性地选育出四元杂交新生产模式的“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和“中育猪配套系”,并通过国家审定。项目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2 个;申请国家专利35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软件著作权8项;主编著作6部;主持制订6 个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和24项企业标准;发表论文234篇(被引频次1159),其中在BMC Genomics、PLos One等SCI收录论文83 篇(总IF 173)。部分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2005年新品种审定以来,在全国26个省推广应用,新产品供不应求,累计新增出栏肉猪6308万头,实现产值941亿元、经济效益141亿元。打破了我国原种猪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全国450多家养猪企业提供了优质种猪,同时也支撑了广东温氏集团快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大型养猪企业,仅2013年上市肉猪1012万头,合作农户获纯利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