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届回顾> 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获得者——王琴研究员

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获得者——王琴研究员

王琴,1962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1983年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专业本科毕业,1995年获农业大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7年在四川省西昌市畜牧局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助理兽医师;1987年至1997年在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从事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7年至今,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从事猪病研究,任副研究员,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3年被评选为农业部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评选为2006/2007年度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十大杰出人物,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入选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荣誉称号。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常务理事、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荣誉职务。十多年来致力于猪瘟防控与净化关键技术研究,承担十余项国家和农业部有关猪瘟防控专项支持,获得资助约1000万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5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猪瘟防控与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授予第八届大北农科技奖励二等奖。

获奖项目:猪瘟防控与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猪瘟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王琴研究员针对其防控与净化关键技术严重缺乏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了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持续感染机制、诊断技术和净化示范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证实了中国猪瘟病毒流行株基因组稳定,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猪瘟病毒流行病学信息系统,揭示了我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致弱的分子机制;对持续感染病毒组织噬性研究阐明了持续感染是我国猪瘟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免疫程序、淘汰抗体水平低下的带毒猪提供了理论依据;原创性研发的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诊断试剂盒,较国外产品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实用性,更合适中国100%免疫策略的抗体普查,解决了我国长期使用国外同类产品费用高昂的困境;研制了3种猪瘟病毒核酸诊断试剂盒,可用于猪瘟鉴别诊断、疫情监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集成上述新型技术,建立了2种净化模式,在7个场完全净化猪瘟,制定了4项猪瘟净化方案和指南,取得了重要创新性成果。

本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国家标准2个;欧盟鉴定证书3份;快速评审产品3个(审理中);临床试验批件1项;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1项;负责起草国家《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及《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中有关猪瘟的内容;发表论文100篇。本项目在我国9个规模化养猪场、2个生物技术公司、6个省级动物疫控中心推广应用,2007年至今新增产值8.52亿元,年增利润总额9644.11万元,年增收入总额2.23亿元。同时,研究成果通过为主管部门和养猪场提供科学依据、咨询和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方案,在全国猪瘟防控和净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