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小麦产业委员会委员和陕西省小麦育种协作攻关组组长。科研项目: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小麦育种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小麦生态研究”;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跨越计划项目;陕西省“八五”、“九五”小麦育种攻关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等。科研成果:育成西农1376、西农979、西农20等12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亿亩,其中西农979推广面积达1.29亿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小麦品质结构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6名。获得奖励:1995年“中国小麦光温特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获亚农杯农业贡献奖;2006年获全国农业科研先进个人奖;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2016年获“中国好人榜”、“时代先锋”、“三秦楷模”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西农1376、西农979等品种选育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获奖项目:优质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与应用。该项目属于作物遗传育种科技领域。主要技术内容:针对小麦生产中优质强筋品种短缺及赤霉病日益严峻两大突出问题,以特色种质为基础,高产优质抗病为目标,运用渐进聚合的育种手段,将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聚为一体,成功育成创新型品种西农979。科技创新及推进行业科技进步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小麦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品种性状创新,集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填补了黄淮麦区优质高产、早熟耐寒、兼抗赤霉病品种的空缺;②创建出优良性状高效聚合技术,优化杂交方案,改进常规育种方法,实现优良性状高效聚合;③赤霉病抗性改良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利用苏麦3号衍生系和长穗偃麦草衍生系,实现了不同抗源的融合,西农979含有苏麦3号的抗赤霉病基因,并遗传了长穗偃麦草衍生品种的多抗特性,连续多年在黄淮南部赤霉病常发区种植,抗性表现稳定。该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西农979连续七年(2010-2016)被农业部推介为黄淮海地区主导小麦品种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2009年以来连续8年种植面积都达千万亩以上,自2013年起成为我国第一大优质强筋主栽品种,种植区域涵盖黄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的中西部麦区,截止2017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29亿亩。西农979突出的优质抗病特性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品种的要求,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