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四川南江县人。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学系畜牧专业学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在职硕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博士学位,后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科学系访问学者。2007年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动物抗病营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农业部动物抗病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程中心主任,国家级动物类示范中心主任,四川省动物抗病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加拿大繁殖生物学会(SSR)和北美动物科学学会会员,中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民盟四川省省委委员。致力于种猪营养与饲养方面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母猪系统营养技术研究与应用。“母猪系统营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被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技部社会力量大北农科技成果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被聘为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四川省生猪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基金骨干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获奖项目:母猪系统营养技术研究与应用。我国母猪生产水平比养猪发达国家至少低30%,原因是缺少科学、合理的营养与饲养模式,不能保证母猪繁殖潜力的充分发挥。同时,母猪营养研究的难度非常大,试验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造成了国内外“母猪营养”研究一直落后于“仔猪和生长育肥猪”方面的研究。结合母猪繁殖生理规律,对母猪营养与饲养技术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吴德教授发现下丘脑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能调控母猪情期启动和发情表现,并通过影响卵泡液中生长因子和雌激素水平调控卵母细胞质量;首次证实了神经性营养因子改善来自小卵泡的卵母细胞质量,提高其成熟和发育能力,并发现MicroRNA378通过调控芳香酶基因转录后表达,影响雌激素的合成。揭示了营养通过调节母体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瘦素、孕酮浓度和子宫内分泌蛋白的分泌,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母体Th1/Th2免疫平衡,改善早期胚胎存活;发现了纤维通过缓解机体氧化应激,调控胎盘养分转运能力,改善胚胎存活并促进胎儿发育;首创母猪系统营养原理,构建了母猪系统营养参数与配套技术。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22篇,获授权专利6项,构建母猪饲养配套技术5套,参与制订中国《猪饲养标准》1套,四川省地方标准3套。研制功能性添加剂产品4个,专用10%预混剂产品7个。
在18个省市近百家企业推广和应用,直接推广面达500万头母猪,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至少增加2头以上,累计生产5亿头优质肉猪,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充分发挥母猪的遗传潜力,让现有母猪年提供育肥猪的数量由18头提高到25头,生产相同育肥猪数量时,全国母猪数量至少可以减少20%以上,有机物排泄至少降低30%以上,每年至少可产生5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