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届回顾> 第四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李汝忠研究

第四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李汝忠研究


李汝忠,1959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1982年7月于莱阳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1987年7月至1988年9月赴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学习;1995-1999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工作至今,从事棉花遗传育种30年,现任棉花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山东省棉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棉花学会理事、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首席专家。主要致力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尤其是棉花强优势雄性不育杂交种选育,以及优质高产抗病虫常规棉新品种及早熟短季棉新品种选育研究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位)、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首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5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5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中青年突贡专家,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奖项目:系列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棉铃虫在我国北方棉区持续特大暴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棉花生产急剧下滑。美国率先研究成功转Bt基因抗虫棉,并进入我国棉种市场, 给我国棉花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植棉地域辽阔,生态、生产条件各异,即使在同一棉区,也常有几种不同的种植方式,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棉花品种类型,因而生产上迫切需要尽快选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型抗虫棉新品种。

课题组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密切合作,利用其研制的转Bt基因种质材料,采用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了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1号和抗虫短季棉鲁棉研19号,在国内率先形成了适应不同生产类型和种植方式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列,实现了抗虫棉品种类型的配套。研究建立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建立健全了抗虫杂交棉大规模杂交制种技术体系与组织管理体系,大幅度提高了棉花杂交制种效率。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篇。鲁棉研15、21、19号同时被选为国家以及山东省、河南省和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成为国家和部分主产棉省市三大类型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标杆”。

鲁棉研15号至2005年在山东等8省市累计推广2366万亩,增产皮棉4.1亿公斤、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7.93亿元,被公认为是国内同类品种表现最突出、推广面积最大、取得经济效益最高的一个,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鲁棉研21号截止2008年,在山东等8省市累计推广3604万亩,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1.94亿元,2009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3个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作为国产转Bt基因抗虫棉的标志性品种,在转基因抗虫棉的国产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转基因抗虫棉的国产化进程。同时,一批棉种企业通过开发这些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保护和扶持了民族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