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届回顾> 第三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陈刚研究员

第三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陈刚研究员


陈刚,1952年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市。1976年毕业于“丹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农学系”;1977年留校任教;1978~1983年在丹东农科院植保研究室从事玉米病虫害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工作;1984~2012年在丹东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研究,曾任玉米所副所长,现任丹东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副主任。致力于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玉米抗病育种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玉米叶斑病研究与防治以及对旅大红骨种质的改良、创新和自交系选育、杂交育种等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选育国、省审定的玉米杂交种近30个;广泛应用的骨干自交系3个。其中:“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2号”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抗性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杂交种丹玉16号、丹玉26号、丹玉39号”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利用旅大红骨种质改良、选育的玉米自交系“E28”2001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自交系“丹598”荣获2003年大北农科技奖,2005年丹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农业部)。玉米自交系“D34“2011年获丹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辽宁省三等奖。“千万亩丹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推广”2007年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丹东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第五届优秀专家、丹东市首届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

获奖项目: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自上世纪80年代初,对我国北方的玉米大斑病、玉米尾孢菌和弯孢菌叶斑病进行了系统监测和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我国丹东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2号的发生与流行;90年代初率先报导了玉米尾孢菌和弯孢菌叶斑病的爆发流行及危害。针对玉米多种叶斑病发生、流行趋势,首先确立以抗病性改良为突破口,鉴定与筛选抗源,充分利用玉米单基因和多基因抗性,使其能够有效表达和聚合。经过两轮抗病育种,选育出高抗多种病害、高配合力的玉米自交系丹598。使用该自交系组配了一大批优良玉米杂交种,成为21世纪初我国主要种植品种,有效遏制了玉米主要病虫的发生与危害,促进了我国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玉米自交系丹598于2000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用其组配的多个杂交种获得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

据不完全统计,已组配经过国家及省级审定的玉米杂交种50多个,迄今丹玉39号、丹科2151及东单60等杂交种仍在大面积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达3亿多亩,增产粮食150亿公斤,增加农民收入近200亿元。该项成果在玉米抗病育种理论、技术和材料上均有所创新,对我国玉米抗病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由丹598及改良的衍生系参与组配的玉米杂交种还在扩大种植,促进了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社会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