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届回顾> 第二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郭三堆研究员

第二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郭三堆研究员


郭三堆,1950年7月出生于山西泽州县。1975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1975年-1984年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微生物遗传学研究;1984年-1986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基因工程研究;1986年-1988年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从事Bt杀虫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1988年-现在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分子育种研究。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棉花学会理事。致力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国产抗虫棉的研究。“抗虫棉研制”获第二届大北农科技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双价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的选育”获第五届大北农科技奖。

获奖项目:抗虫棉研制。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但20世纪90年代初,棉铃虫大暴发给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本成果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Bt杀虫蛋白cry1Ab和cry1Ac的氨基酸核心序列,按照植物优化密码子,人工合成了cry1A杀虫基因和8个能在植物中高效表达调控元件,并构建了高效植物表达载体。与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等兄弟单位合作,将cry1A抗虫基因导入我国中棉所12号、江苏省泗棉3号等6个棉花主栽品种中,获得了抗棉铃虫能力很强的转基因棉花品系,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并拥有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另外,为了延缓棉铃虫对单价抗虫棉产生抗性,1996年又研制成功双价抗虫棉。双价抗虫棉同时含有“cry1A+cpti”两个杀虫机理不同的抗虫基因,实际杀虫效果更好,抗虫性也更持久。初步预计应用双价抗虫棉能使抗虫棉的应用寿命延长2-3倍。

自1998年国产单、双价抗虫棉大面积应用以来,截止2011年,通过审定的国产抗虫棉品种2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4.34亿亩,按每亩地节约使用农药0.5公斤,增收节支140元计,累计减少农药使用2.17亿公斤,实现社会经济效益607亿元。同时,棉农的劳动强度和防治成本显著下降,棉农中毒事件降低了70%到80%,棉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