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届回顾> 第二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张泽华研究员

第二届大北农科技奖科技成果奖获奖者——张泽华研究员


张泽华,沈阳农业大学本科,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中国科协“病虫害灾情预测与防治”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部草原保护与监测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原学会草地植保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蝗虫灾害研究工作及利用真菌制剂防治蝗虫等目标害虫的研究工作。发表昆虫新种35种,1新亚种,1新记录种。完成了绿僵菌工业化生产线设计和实施,建设了中试车间和在建中试厂,制定绿僵菌制剂国家标准5个,研制绿僵菌制剂6个,进行3个产品登记。主持科技部公益研究、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财政部修购项目、国家“十五”攻关、农业部、国家外专局、中日合作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5部。获“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先进个人”、“国家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获奖项目:应用绿僵菌防制蟑螂。本研究为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自选项目,核心是研究利用绿僵菌防治蟑螂。目标是开发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生物灭蟑新产品,寻找卫生害虫生物防治新途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现代家居、办公绿色生活。为北京城市环境治理、申办绿色奥运作出具体贡献。采集、分离、筛选200余株昆虫病原真菌,获得对德国小蠊7天后室内生测毒力达到85.2%的绿僵菌IBCCM321.93菌株同时对美洲大蠊也有较好的致病性。借鉴了通常的绿僵菌液固两相生产方法,着重优化了液体发酵、固体发酵的培养基组成和和控制条件参数。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培养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原有培养基提高35%和22%。固体产孢量达到6.67×109spores/g,WSM固体培养基单位总成本为原成本的1/10。实现了旋风油分离提取分生孢子,提高了产品纯度,解决了粉尘飞扬等问题。建立了一条中试生产线,提供了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参数。研究了感病蟑螂的组织病理学、疾病流行学。结合食诱剂、引诱剂和增效剂的筛选,使绿僵菌的生物学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产品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可持续控制蟑螂种群6个月。是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的产品。经过试验提出了根据具体环境,实行环境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复杂环境立体防治的技术措施,提高“百澳克”的防效。提出春季、秋季防治适期,达到事半功倍和快速流行控制为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