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启凤,1929年出生于江苏。1952年9月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12月参加抗美援朝(铁道兵新建铁路局06部)。1954年分配到高教部农村卫生司工作。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细胞遗传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遗传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北京市遗传学会秘书长。1984.9-1987.7月在美国普度大学农学院生化遗传实验室进修合作研究。1989年退休。毕生致力于“遗传学”与“玉米育种学”教学,主编或参编“遗传学”,“植物遗传育种学”、“大百科全书”遗传学词条。科研上主要培育玉米新品种,育成高赖氨酸品种3个及2个普通品种。国内外发表论文15篇,获“名牌产品”(金奖);大北农集团首届科技基金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荣誉奖;世界生产率科联“世界生产率(中国)科学成果奖”;第五届“科教兴国贡献奖”。
获奖项目:“农大108”粮饲兼用玉米良种的选育与推广。玉米籽粒中赖氨酸(Lys)和色氨酸(Trp)含量低,只占籽粒干重的0.2%和0.05%左右。研究发现奥帕克-2隐性突变基因(Opague-2简称O2)能使玉米籽粒中的Lys和Trp含量提高80-100%。70年代,墨西哥国际小麦玉米研究中心(CIMMYT)育成了带有高赖氨酸修饰基因(QPM)的硬胚乳种质,使得高Lys育种工作前进了一大步,但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课题组于1973年立题开展了高Lys玉米的培育工作。技术路线上采取“大力搜集种质资源,扩大种质基础,坚持创新,下大力气培育新的有突破性的优良自交系”。1973年开始,先后从多个国家引进高Lys群体和综合种15个,自交系150多个。利用这些种质通过杂交,连续回交把国内常用的普通自交系转育成高Lys的O2同型系。经过田间鉴定、品比,(x178×黄C)组合表现最好,97-98年陆续通过全国及京、津、冀、豫、晋、渝等省市审定。98年开始推广,定名农大108。经测定,农大108的蛋白质、淀粉和Lys含量都达到国家优质标准,其中Lys含量达0.36%,比对照普通玉米高71%,是生产上推广的普通杂交种中Lys含量最高的。在遗传基础拓宽、外来种质导入、育种方法改进、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组配方面都有创新或突破,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
“农大108”及其亲本自交系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权,是我国迄今为止获奖品种中唯一一个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杂交种。在生产上则表现优质、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等特性。五年推广1.2亿多亩,增产60多亿公斤粮食。2000年成为粮食作物中(包括杂交水稻和小麦)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它比普通杂交种增产9000多万公斤Lys。到2010年全国累计种植2.5107亿亩,目前仍有14个省市在种植。